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是決定黨和人民事業成敗的關鍵,是最大的政治。統戰工作的本質要求是大團結大聯合,解決的就是人心和力量問題?!?/p>
一百多年的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統一戰線擺在重要位置,視其為克敵制勝、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高度,加強中國共產黨對統戰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積極推動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匯聚了磅礴力量。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把“堅持統一戰線”作為黨百年奮斗十條歷史經驗之一,與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中強調的“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一脈相承。
站在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國家發展內外環境深刻變化呈現出新的復雜形勢,更加需要發揮好統一戰線的獨特作用,把各方面力量團結凝聚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
為展示新時期統一戰線領域探索研究的創新與發展,人民政協報與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聯合開設“新時代統一戰線大家談”專欄,刊發一系列理論性、建設性的文章。今天刊發的是中央社院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教授徐鋒文章《堅守維護“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政治格局》。
堅守維護“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政治格局
徐鋒
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包括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在內的革命進步力量團結一致,共同完成協商建國歷史偉業,確定了新中國的國體、政體,確立了黨的領導、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有機統一的新型政黨制度。該制度兼具現代性與民族性,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政黨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它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以人民為中心,以合作、參與、協商為基本精神,以團結、民主、和諧為本質屬性,具有鮮明的特色和優勢。它保障中國共產黨同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形成“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政治格局。我們今天所以要長期堅守、維護這一格局,就是要緊密團結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肝膽相照、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奮斗。
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捍衛者,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社會主義社會無法在舊社會母體中自然孕育生長,所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向來離不開理論實踐的開拓探索以及進步力量的團結奮斗。這就要靠先進階級的先進政黨來做動員、組織、協調,來引領正確方向。社會主義是人民的事業。人民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和真正主人?;隈R克思主義立場,中國共產黨深刻把握到中國社會及中國革命、建設的特點和需要,一向著力結合民心向背、力量對比來把握人民內涵——它實質上就是包括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在內的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的廣泛政治聯盟,黨的領導是其形成、鞏固、發展、壯大的前提。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特別是政治方向和原則、重大決策上的領導。在我國,不要黨的領導、不堅持和改進黨的領導,人民群眾對自身根本利益的認識就會模糊不清,就不能為之團結奮斗,社會主義就會偏離正確方向、失去根本保障。
支持、保障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履職盡責并充分發揮作用。這是緊密團結他們的需要,也是中國民主實踐、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在中國,如何協調處理一致性、多樣性關系,能否促成和鞏固一體多元、多元一體向心團結的政局,歷來是關乎興衰存亡、治亂安危的大事。在現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有賴于中華民族、中國人民廣泛持久的大團結。團結不可無民主,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民主是人民的自我規定,也是共產黨人團結一切進步力量包括民主政黨的不二之選。中國民主不搞蘇聯式一黨制、不照搬西方式多黨競爭,因為在人民這個大聯盟里,盟友們應當也只能商量著辦事。在中國,共產黨人團結自己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的主要方式,是與之協商合作,是支持和保障其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在中國共產黨看來,有監督比沒有監督好,一部分人出主意不如大家出主意。共產黨從一個角度看問題,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則可從其他角度看問題、出主意。這樣,問題反映得更多、處理得更全面,就更有利于下決心、做出更恰當的決策。即便出了問題,也很容易糾正。因此,對中國共產黨而言,要容得下尖銳批評,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對黨外人士而言,要敢于講真話,敢于講逆耳之言,真實反映群眾心聲,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正是團結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這種方式,使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更能實現廣泛的利益代表、體現一致的奮斗目標、促進科學的決策施策、保障有效的國家治理,并源源不斷將這些特色、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及政治團結的高效能。
支持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加強自身建設。新時代新征程上要繼續不斷夯實多黨合作、團結進步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不是在野黨、反對力量,不是旁觀者、局外人,而是中國共產黨的諍友、摯友。對中國共產黨而言,作為諍友、摯友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政治上越進步、自身建設成就越突出,就越能充分發揮作用,就越有利于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實現共同理想,中國共產黨負有協助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加強自身建設的政治責任。要認真貫徹落實“三個文件”精神,傾力支持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自身建設。要完善和發展新型政黨制度,豐富理論內涵、健全制度體系、激發制度效能,為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自身建設提供更好的條件。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要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理論,不斷夯實共同思想政治基礎;要深刻理解對參政黨性質地位的科學界定,錨定自身建設的目標任務;要深刻領會強化多黨合作、政治協商的意義,深化對自身職能使命的認識;要自覺遵循“四新”“三好”要求,建設政治堅定、組織堅實、履職有力、作風優良、制度健全、適應新時代要求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來源:人民政協報(2022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