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3日,民進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同心·彩虹行動”工作經驗交流大會在京召開。(資料圖片)
貴州省最大的礦山機電交易市場——金沙縣開明同心城礦山機電交易市場(敖進攝)
2017年9月15日,民進中央心血管公益專家聯盟專家在金沙縣中醫院(導管室)為患者做手術。(資料圖片)
夏日里,行走在金沙縣開明·同心城的開明廣場上,老人、青年、婦女、孩子絡繹不絕地聚集到這里,有的唱歌跳舞、有的散步閑聊、有的奔跑嬉戲……一片熱鬧和諧的景象。
2011年,由民進中央大力支持和推動的“同心工程”重點項目——開明·同心城項目入駐金沙。如今,這里已然成為城區居民休閑鍛煉的又一好去處。
這只是民進中央近30年來持續幫扶金沙縣的一個生動縮影。從畢節試驗區建立之日起,民進中央就與這里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近30年來,民進中央圍繞畢節試驗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主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改善民生為目標,以教育、醫療、衛生為重點,以人才培訓為切入點,以“同心·彩虹行動”為載體,不斷加大對口幫扶力度,助推金沙教育、醫療衛生、文化事業和城市建設的迅速發展。
近30年來,民進中央歷屆領導長期關心關注金沙發展,多次深入畢節、金沙,跋山涉水考察調研,用真心真情架起了“同心彩虹”,將真情摯愛撒給了金沙人民。
發揮界別優勢 架好“彩虹橋”
作為以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傳媒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組成的參政黨,30多年來,民進中央憑借會內優勢資源,立足金沙所需,先后啟動了“同心·彩虹行動”“書香彩虹行動”“同心·助學行動”等,助推了金沙教育、醫療衛生、文化事業的迅速發展。
一直以來,民進中央始終堅持扶貧先扶志扶智的幫扶理念,組織動員全國各級民進組織,以抓好金沙教師、醫務人員培訓為主,通過組織專家深入一線考察調研指導開展培訓、選派優秀掛職干部、抽調人員外出培訓、協調捐贈等方式致力于教育衛生幫扶。
2019年7月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在金沙縣第一幼兒園負責人的陪同下,參觀了該幼兒園教室、圖書館和美術創意室,詳細了解了民進浙江省委10年參與“同心·彩虹行動”幫扶金沙幼教的情況。
據了解,2009年,民進浙江省委響應民進中央“同心·彩虹行動”號召,與金沙縣教育局簽署學前教育幫扶協議,并由會員李君所在的杭師大附屬小博士藝術幼兒園對口幫扶金沙學前教育。
從此以后,這道美麗的彩虹架起了促進金沙學前教育發展的橋梁……多年來,民進“同心·彩虹行動”教育扶貧在金沙遍地開花,幫扶事跡不勝枚舉。
民進中央組織協調全國民進組織、會員和社會力量,以實現全面小康為目標,幫助補齊教育衛生基礎設施“硬件”短板,捐資、捐物改善金沙縣教育、衛生基礎設施,累計資助教育醫療幫扶資金1200余萬元,捐贈價值1.4億余元的物資。
為縮小城鄉辦學差距、全面提升義務教育學校綜合辦學水平,2015年年初,民進中央在全會發起了“書香彩虹”公益活動,倡導“服務就在身邊,人人可以參與”微公益理念,號召全國各級民進組織積極向金沙捐贈圖書,2015年上半年共計向金沙捐贈圖書120余萬冊,價值3000多萬元。
“書香彩虹”公益活動的開展,還解決了金沙縣“開明書屋”圖書所需量,助推了全縣75個“開明書屋”建設。
民進中央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通過選派人員外出培訓、組織名師專家赴金沙開展培訓和遠程培訓等,累計為全縣教師、醫務人員舉辦培訓班225期,培訓人員4萬余人次,其中,在北京、上海等省外地區培訓教師、醫務人員4000余人次。
通過培訓,全面助推了金沙縣教師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等培訓醫務人員200人次,促進了醫務人員專業技術能力的提升。云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捐贈金沙縣238所學校(總價值8044.4萬元)云校智慧教育云平臺,全縣已有238所學校開通云校智慧教育云平臺,注冊班級數1847班,教師注冊人數5510人,學生注冊人數72615人。
在民進中央的協調下,發達地區優質學校、醫院與金沙縣中小學、醫院開展結對幫扶,聯系發達地區優勢資源彌補金沙短板,助推金沙教育衛生事業穩步發展。
民進中央在金沙援建教學樓、圖書室、計算機室、多媒體室、音樂室、文化活動室、衛生室等設施,捐贈圖書、電腦、投影儀、核磁共振、組織人員培訓等,促進了金沙縣教育、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了專業人才素質,極大地改善了全縣民生事業。
多年來,民進中央及其各級民進組織對金沙縣開展了醫療衛生對口支援和幫扶,為金沙縣中醫院、金沙縣人民醫院捐贈一臺核磁共振和一臺CT,捐資50萬元援建了金沙縣多個村級衛生室。幫助提升醫務人員業務水平,促成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北京大學首鋼醫院、貴州省人民醫院對口幫扶金沙縣中醫院、金沙縣人民醫院,協調貴州醫科大學、貴州省人民醫院、遵義醫學院結對幫助金沙縣人民醫院、金沙縣中醫院分期對全縣鄉鎮衛生院醫生進行培訓,對金沙縣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打造了“帶不走的醫療扶貧工作隊”。
在民進中央的長期幫扶下,全縣一級以上醫療機構從1987年的10個增加到29個,民營醫院從無增加到30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從2個增加到5個,村衛生室從85個增加到543個,覆蓋城鄉居民的醫療服務體系初步建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從1987年370張增加到3093張,衛計系統人員達2061人,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健全,“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逐步實現。
在民進中央科技醫衛委員會指導下,金沙縣中醫院成立了胸痛中心,并通過了國家胸痛中心認證。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民進中央高度重視支持金沙縣疫情防控工作,協調捐贈各類防控物資,累計向金沙縣協調捐贈抗疫資金共計131.73萬元,累計協調捐贈各類口罩17.9萬個、醫用乳膠檢查手套7萬雙、防護服500件、消毒液2桶、醫用消毒酒精2噸、額溫槍16把等,折合人民幣91.98萬元,助力金沙縣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工作。
積極高位推動 打好“生態牌”
畢節試驗區建立之初,人民貧窮、生態惡化,森林覆蓋率低、石漠化嚴重,改善生態環境成為長遠之計和發展根本。
民進中央對畢節試驗區生態環境建設進行了深入調研指導,針對生態環境極度惡化的現狀,高位推動協調生態建設項目實施幫扶。
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協同國家林業局多次調研金沙縣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和植樹造林工作,幫助指導生態建設項目規劃和申報,推動“中國(畢節)石漠化治理與生態文明高層論壇”在畢節舉行。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羅富和出席會議。
協調民進中央——中國林科院石漠化綜合治理科技示范園落戶金沙,民進中央與中國林業科學院在金沙縣建設了規模達300多畝的石漠化治理示范區;協調國家林業局支持金沙縣退耕還林8000畝,在金沙縣實施了巖溶山區生態農業環境保護與修復應用技術示范和巖溶山區循環經濟技術示范科研項目3個,啟動了“多黨合作巖溶山區試驗示范園”建設。
在民進中央協調建設示范項目帶動下,金沙生態環境極大改善,2019年全縣森林覆蓋率達59.82%,成功創建為“全國綠色發展先行區”。
民進中央發揮“天線”作用和與外界聯系廣泛的優勢,協調國家有關部委支持金沙項目建設,鼓勵民進會員企業積極投資金沙。
協調財政部立項批復金沙縣成為“2010年新立項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縣”,該項目 2010-2011年獲中央財政投入發展資金2120萬元,加上配套投入的地方財政資金和農民籌資投勞,項目總投資3392萬元,建設高標準農田2.46萬畝。
民進中央還發揮黨派專家團隊智力密集優勢,指導金沙開展項目申報,協調國家有關部委在重大項目立項、政策資金扶持方面給予傾斜,幫助引進一批涉及生態、水利、工業等重大建設項目落地金沙。
2006年4月,民進中央選定距離金沙縣城5公里的西洛鄉中心村和金槐村作為新農村建設幫扶示范點,與金沙縣共建民心有機農業示范園區。
該園區主要由民心經果林示范園區、民心特色種植園區、民心特種養殖園區等組成,是一個集“試驗、示范、培訓、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綜合有機農業試驗示范園。
“民進的領導、專家和企業家出錢幫我們修路、蓋新房子,到處搞得漂漂亮亮的,還教我們種果樹和養牲口的技術,日子比以前好過多嘍!”村民高元忠笑呵呵地說。
借助會員力量 鋪好“產業路”
位于金沙新城和老城之交的開明·同心城,是民進中央協調民進會員企業家在金沙投資興建的,是當時畢節試驗區第一個、也是最大的投資幫扶項目。
該項目占地面積385畝、總建筑面積達52萬平方米,總投資近22億元,于2011年開工建設。項目規劃的市場整體包含了貴州省最大的礦山機電交易市場和金沙最大的家居建材市場以及百貨商廈、商業步行街、會議中心、展示中心、總部經濟大廈、電子商務、時尚住宅區、金融機構、生活休閑、醫療教育等服務設施,是金沙縣現今唯一的大型城市綜合體。
目前,一、二、三期工程已投入使用,入駐商家700多戶,品牌1100多個,年成交額10億元,直接或間接帶動就業8000余人。三期工程正在建設中。
“入駐開明·同心城后,生意比我們預期的要好很多,非常感謝民進中央和開明·同心城為我們提供商業交易的良好平臺?!表樔A家電董事長肖德剛如是說。
“以往幫扶多是客體介入,現在是主體介入,通過企業項目落地生根,共同創業共同發展,結下了深厚感情?!遍_明·同心城項目投資建設人、民進會員陳正拜說,“我們把建筑留給金沙,把稅收留給金沙,把發展留給金沙,金沙百姓都把我們當親人?!?/p>
為把“同心工程”繼續推向深入,開明·同心城項目在建設的同時,還協助金沙縣引進煤礦機械生產廠家三家,逐步打造西部煤機生產基地,最終形成“前店后廠”的模式。項目建成后,年成交額將超過40億元,解決就業約2萬人。
開明·同心城的開明廣場和開明公園的開放,不僅為城區居民提供了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場所,還為金沙的城市增添了綠意。
“入駐開明·同心城后,我覺得很滿意,這里交通便利、環境優美,小區的綠化好,相應配套的設施完備,購買東西十分方便,出去鍛煉也有好去處?!币晃痪幼≡陂_明·同心城的住戶這樣說。
開明·同心城的成功建設,榮獲了工信部頒發的“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頒發的“全國2014-2015年度誠信示范市場”等榮譽稱號。
民進中央還協調國家有關部委支持黔北電廠、茶園電廠工程,協調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金沙經濟開發區成功申報為第五批增量配電業務試點,爭取到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立項投資9000多萬元建設勝天水庫,協調民進企業界會員投資8億元建成了朗月煤機制造基地、朗月國際廣場城市綜合體。
此外,民進中央還充分利用自身聯絡廣泛、資源密集優勢,幫助金沙異地搭建招商引資平臺開展項目和農特產品推介,助力“黔貨出山”,聯引北方十六省市茶業合作聯席會議與金沙縣簽訂標準茶產銷合作協議,聯引首陽餐飲集團有限公司等會員企業與金沙縣巖孔街道、桂花鄉簽訂蔬菜銷售協議……金沙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先后獲得“中國茶業百強縣”“中國貢茶之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等榮譽稱號。
推進幫扶工作 續好“掛職情”
2019年4月,由與畢節試驗區建立有著密切關系的新華社貴州分社原社長、高級記者劉子富作序,畢節試驗區雜志社對統一戰線掛職干部和為畢節試驗區建設發展嘔心瀝血的專家學者、社會活動家進行采訪報道的新聞作品集《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通過貴州出版集團、貴州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畢節試驗區是多黨合作的示范區,《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一書,充分展示了統一戰線赴畢節試驗區掛職干部的風采。
據了解,自1988年畢節試驗區建立以來,統一戰線先后選派了140余名優秀年輕干部到畢節市、縣(區)、鄉(鎮)、村掛職,直接參加到畢節試驗區建設的大潮中來,在統一戰線與畢節試驗區之間搭建起了橋梁,幫畢節所需、急畢節所急,動真情、動真格、出實招,成為了推動畢節試驗區實現跨越發展的重要力量。
多年來,民進中央廣大干部、會員積極參與畢節試驗區建設,有的經組織選派、有的是主動請纓……先后赴畢節金沙掛職幫扶。其中有曾掛任畢節市市長助理、金沙縣委常委、副縣長的民進中央宣傳部部長毛夢溪,有曾掛任金沙縣副縣長的民進中央研究室副主任朱一多、民進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梁紅星、民進中央辦公廳副主任袁國珍、民進中央組織部副部長邱江霞、民進中央辦公廳副主任林海、民進中央宣傳部網管處處長楊宗麟、民進中央辦公廳信息技術管理處處長茍志剛……
在掛職工作中,他們與畢節試驗區的干部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金沙縣掛職的日子,是他們人生工作經歷中非常重要的履歷,對他們的一生有著重大的影響。
“當我春節前到苗族村寨慰問時,苗族老鄉看到我穿得比較單薄,關切地問我冷不冷,熱情地把我拉到回風爐邊烤火的時候,我感動得眼眶濕潤了,分別的時候,當我用剛學的苗語向他們祝福新年好的時候,他們開心地笑了……當看到試驗區各族群眾在‘多彩貴州’兩賽一會選拔賽上展示蠟染、苗繡、漆器制作、草編、木雕等民族工藝品時候,我又深深被這片土地上勤勞的各族群眾豐富的藝術創造力打動?!睍r任民進中央辦公廳副主任(現任民進中央研究室副主任)朱一多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畢節試驗區的掛職經歷是我受用一生的財富?!?/p>
正如朱一多這段深情的話語,他們來到畢節試驗區這方熱土,自己有幸參與并看到試驗區建立以來取得的顯著成績,有幸看到民進中央對口幫扶金沙所帶來的喜人變化,他們內心充滿了激動。
在他們的內心里,有一個共同的愿望:相信金沙的明天、試驗區的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在民進中央傾力幫扶下,金沙經過探索實踐,成功走出了一條開放帶動、轉型發展的“金沙之路”,一躍成為貴州省經濟強縣,成功入選“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特色示范縣”,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命名為“中國貢茶之鄉”;成功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全國“雙擁”模范縣、中華詩詞之鄉……
暢游在金沙的土地上,無論城市抑或農村,一個個同心幫扶項目映入眼簾,都在共同講述著“同心”主題的故事、共同書寫著“民進”組織的事跡。
民進幫扶金沙,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民進中央在金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中,將與畢節試驗區牽手,書寫更多精彩故事……